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

我爱你

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,上面详详细细地列出了所有语言“我爱你”的表达方式,洋洋洒洒三大张,很是好看。但其实,这一声“我爱你”是无效的:我爱你之间,我和你之间那个爱字,其实在说甚么?

又是巴特的敏锐洞见:“这个词(我爱你)只有在我发声时才有意义;它的信息就包含在脱口而出本身,没有任何其他的信息;没有蕴藉,没有丰富的内涵。所有内容都被包含在说出——这个动作本身:这是个“套话”,却又不是装腔作势;对于我来说,“我-爱-你”的具体情境简直就是无法加以分类的,简单说,,“我-爱-你”是一种宣泄,像情欲亢进。情欲发泄不用诉诸语言,但它却说了并表达了:我-爱-你。”

巴特想说的其实是:当我说出“我爱你”的时候,我并没有在指涉什么,我只是类似地说出了一连串“Hi”一样的字母拼成的序列,然而,就是这样的一组序列,在恋人听来却已是再high都没有的话语了。

那天,他也尝试着去对他心仪的女孩说“我爱你”。这对他是个考验,尽管他并不厌倦那些俗套的回答,比如“我也爱你”、“我不爱你”、“我根本不信这套”再或者“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呢?”等等。 然而他还是受到了打击,因为对方给出的回答居然是“无可奉告”。这真是一个巧妙的回答,如果是“我不爱你”,那么至少,他,还是有再次准备、再次提出、再次请求的机会的。但是“无可奉告”一来,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,因为“我爱你”中的“我”在这个语境下是作为一个说话的主体被否定的,当然,他很清楚这点,他知道他连以后发问询探的权力都被否定掉了。

有人曾告诫我,“我爱你”适合自问自答,这样你就不会收到诸如“无可奉告”之类的答案了。所以,当我看到那个家伙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对着镜子说了一个下午的“jet'aime(我爱你)”时,我一点儿都不惊讶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